top of page

柴燒源自中國

曾在圖片文獻上看過中國南北朝一件來自民間的甕,它的落灰及火韻就非常精彩,

像這樣富有生命力的陶作在幾個世代以來是很普遍的,

只不過在帝王專制的時代裡,這樣的陶器都算是庶民粗糙鄙陋的日用器具,

沒想到幾千年後,所謂鄙陋的東西反而成為日本民族的最愛,

甚至是西方陶藝家所崇尚的一種創作形式。

 

六○年代,由於越戰,使美國社會受到極大的衝擊,嬉皮主義風行、學潮不斷,

加上冷戰、太空高科技的競爭,部分美國人渴望回歸自然,

重新追求簡樸的生活哲學而轉向古文明的國度尋求生命真義的依歸,

這也影響了現代陶藝潮流的轉變,

此時日本的柴燒陶深深的吸引著美國陶者,紛紛渡洋取經。

因此,可以確切的說:現代柴燒理念的形成是由美國從日本的傳統中引渡過來的,

其他國家再行跟進,甚至於日本也由於他國的風行而得到刺激與養分,

而形成比她原有傳統更大的的格局和表現。

看看現今世界有名的柴燒陶藝家,幾乎沒有一人未曾去過日本考察或向他們學習,

也就是這個原因,全世界的柴燒作品都普遍散發著強烈的東方風格。

 

自古以來,無論是陶工、收藏家或是專家學者,尤其是古中國針對貴族御用,

嚴格品質要求下所發展出來的「官窯」體系,都是把釉色擺在第一位,

因此坯體都是置入匣缽裏來燒成的,以隔絕火燄與落灰的「破壞」

這種情況在台灣蛇窯的製陶產業中,也有同樣的情況,至少在實用的範疇裡,

是不期待這些粗糙的落灰。台灣老一輩陶工形容落灰是「弄髒了土坯」;

然而以前所認為的這些「破壞」、「弄髒」反而是現代柴燒陶藝家所追求與探討的重點,

因此基本上,現代人若要能接受欣賞柴陶,甚至投身柴陶的創作,必須要能先拋掉舊有成見,

或至少也應稍俱一些想像力和包容力 .

 

資料來源  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探討與柴燒創作的要素

www2.ntcri.gov.tw/ebook/F1-5.pdf

 

台灣六十年代傳統陶業產生斷層,

七十年代引進日本柴燒的觀念,

八十年代受到國際柴燒創作的影響又慢慢找回傳統。

返璞歸真又帶點粗獷的柴燒陶器,對當時的陶瓷業者造成很大的衝擊;

同時,部份陶藝者受到國際陶藝推崇日本柴燒的影響下,也掀起了一股柴燒熱潮。

柴燒窯完全使用木柴作為燃料,燒窯的時間需要兩至三天以上,溫度需達到攝氏1260度以上。

燃燒時的灰燼隨著熱氣流飄散,掉落在作品表面,使其呈現自然又純樸的獨特色澤。

柴燒窯的難度高,要投入很多的人力、物力和時間。

柴火直接在坏體上留下自然的「火痕」,使作品色澤溫潤且變化多端,

而「自然落灰釉」在受火痕與背火面所產生的陰陽變化,其色彩及氣韻耐人尋味。

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,但越看越耐看。好的作品絕不是靠運氣,

是取決於土、火、柴、窯之間的關係,環環相扣,也是經過多次實驗與調整所獲得的結果。

土質和土胎的配方也是決定作品好壞的關鍵之一,在柴燒的錘煉中,土胎與火交融,

經過火舌及火痕引出紅榴、黑榴、胡麻、閃光銀等顏色,有時呈現斑駁點狀的特殊效果,

甚至可出現七彩的色澤。

 

自然落灰釉:

當溫度高達1200℃(依柴種類而有所不同)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,

木灰中的鐵質與陶坏中的鐵質則使形成的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,

以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「自然落灰釉」。

柴窯的薪柴消耗量大,一立方米約需三到五噸柴薪,投柴加火也需極大的體力與耐力

而木灰對於窯體本身會產生侵蝕效果,因此窯具壽命受到影響,

這些都是造成柴燒作品成本較高的原因。

柴燒因為全靠火候的表現,因此結構不同的窯、不同的溫度、不同控制火候的方法

以及陶土的土料等,都會影響到作品的風貌,

故每一件陶坏都會有厚薄不均的釉面,或是留下火燄燻燒的痕蹟,

或者沾染厚厚的、粗糙的、似熔未熔的灰釉…‥等等粗獷的質感、樸拙的色彩。

所以,每一件柴燒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 

柴燒之美

柴燒籍由是【火】【土】【灰】三者之間的交融,產生許多特別的美感。

不可預期的落灰和意外形成的美妙紋路,提供了柴燒者更上層樓的挑戰性和悠遊空間。

木柴燃燒所產生的煙灰飄落在作品上,產生出不同的落灰釉色,

加上火痕的烙印,有的拙、有的幽、有的野、有的樸素、有的粗獷、有的靜默......

種種不同的意境變化吸引著陶藝愛好者的注目。

 

柴燒反映出製陶者的心境、思想、觀念和創意。

在強烈窯火之下焠煉出來令讓人傾心的作品。

傳統的柴燒技藝用於現代柴燒創作的表現上,也將傳統陶藝之美作了一番新的詮釋。

柴燒樸實中蘊藏著豐富的色彩,內斂中含有奔放的野趣,

讓陶藝愛好者在欣賞柴燒之美,同時將古老的技藝流傳後世。

 

資料來源http://tao.atwiki.com/page/%E6% 9F %B4%E7%87%92%E6%96%87%E5% 8C %96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bottom of page